一、基本要求
1、见证点——工地容易出问题的地方,容易出错的地方,施工技术人员没有注意的地方,干活工人容易偷懒、想省工、麻痹大意的地方。
2、见证方式(工人)——和工人攀谈,和工人打听,和工人请教学习,和工人商讨。口气应当和缓,应当接地气,避免文绉绉。
3、见证方式(施工员)——协商,请教标准做法,请教规范做法,请教个人经验,请教管理办法。
4、见证资料:照片带时间戳,小视频带声音说明,录音备注对话人员。
二、操作关键点
1、一次抹灰厚度
GB 50327-2001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》7.3.3 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为7-9mm。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1.2 内墙抹灰每层厚度不应大于7mm-9mm。6.2.4外墙抹灰每层每次抹灰厚度宜为5mm-7mm。
3.0.5实践证明一遍抹灰过厚是导致抹灰层空鼓、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,因此规定抹灰要分层进行。
JGJ/T223-2010《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》6.3.3采用普通抹灰砂浆抹灰时,每遍涂抹厚度不宜大于10mm。
2、两层抹灰间隔时间
JGJ/T223-2010《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》6.3.3应在前一层砂浆硬化后再进行后一层抹灰。
GB 50327-2001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》7.3.4 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抹灰时,应待前一抹灰层终凝后方可抹后一层。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1.4待前一层六七成干时,再分层抹灰、找平。
条文解释:两层抹灰砂浆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保证抹灰层粘结牢固的关键因素。时间间隔太长,前一层砂浆已硬化,后层抹灰层涂抹后失水快不但影响砂浆强度增长,后层抹灰砂浆抹后失水快,抹灰层易收缩产生裂缝,而且前后两层砂浆易分层。时间间隔短,前层砂浆还在塑性阶段,涂抹后一层砂浆时,会扰动前一层砂浆。在前一层砂浆六七成干时最佳,即手指按压砂浆层有轻微压痕但粘手。
工地多为一遍成活,或者间隔时间较短,砂浆层较厚,下垂流淌,导致开裂。应当注意按压下层后,拍摄指印。给工地解释,至少灰六七成干,或者终凝后。(终凝后砂浆层还有水分,不是砂浆层完全风干后)。
3、不同材质交界处应采取加强网进行处理,避免造成开裂。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1.6 不同材质的基体交接处,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,当采用加强网时,每侧铺设宽度不应少于100mm。加强网应铺设在靠近基层的抹灰层的中下部。
4、抹灰前基材润湿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1.1 对于烧结砖砌体(红砖,红砖多孔砖),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润湿,水应渗入墙面内10mm-20mm。抹灰时,墙面不得有明水。
2)对于蒸压灰砂砖,蒸压粉煤灰砖、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可以在抹灰前浇水润湿墙面。
3)对于混凝土基层,抹灰前一天,应浇水润湿,抹灰时。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。
4)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,先将基层清扫干净。可浇水润湿,水应渗入墙面内10mm-20mm,且墙面不得有明水。
(技术总结:加气混凝土吸水速度先快后慢,吸水量慢而延续时间长,故应增加浇水次数,使抹灰层有良好的凝结硬化条件,遇到风干天气,抹灰前再喷一遍水,没有浮水)
5)对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砌块,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,油渍清扫干净,并不得浇水润湿。
5、界面砂浆 甩浆
JGJ/T223-2010《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》6.2.3在混凝土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、蒸压灰砂砖。蒸压粉煤灰砖等基体上抹灰时,应采用配套的界面砂浆对基层进行处理。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1.1—4条 界面砂浆应搅拌均匀,无生粉团后再进行满批刮,并应覆盖全部基层表面,厚度不宜大于2mm。在界面砂浆表面稍收浆后再进行抹灰。
6、保湿养护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1.7 水泥基抹灰砂浆凝结硬化后,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,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。
条文解释:加强对水泥基抹灰砂浆的保湿养护,是保证抹灰层质量的关键步骤,经大量试验验证,经养护后的水泥基抹灰层粘接强度是未经养护的抹灰层强度的2倍以上。
7、特殊天气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4.7 在高温、多风、空气干燥的季节,抹灰时,应采取专项措施。如封闭门窗,砂浆随拌随用,提高基体湿润度,外墙采取遮阳措施。
采取措施降低水分蒸发速度,保持一定湿度,使抹灰砂浆能正常凝结。
8、雨天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4.6雨天不宜进行外墙抹灰,施工时应当采取防雨措施,宜对门窗进行封闭。
9、弹线分格
JGJ/T220-2010《抹灰砂浆技术规程》6.2.5外墙抹灰应根据图纸和构造要求,先弹线分格,粘分隔条,待底层七八成干后再抹面层灰。
JGJ/T223-2010《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》6.1.4 外墙大面积抹灰时,应设置水平和垂直分隔缝。水平分隔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,垂直分格缝按墙面面积设置,且不宜大于30㎡。
10.成品保护
JGJ/T223-2010《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》6.3.8抹灰砂浆应在凝结前防止快干、水冲、撞击、振动和受冻。(水冲收面,水冲压光)
11、使用时间
GB 50327-2001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》7.3.6 水泥砂浆拌好以后,应在初凝前用完,凡结硬砂浆不得继续使用。
(上灰时间,上午的灰下午用,隔夜灰继续使用) 2小时内用完。夏季1.5小时内用完。
12、灰太稀
砂浆太稀,砂浆太厚,整体下垂,容易形成横纹。
13、缺陷处理
抹灰之前没有对基层上的凸凹不平及孔洞部位做出修补,局部抹灰过厚。导致局部不明原因开裂。见证,洞口,沟槽提前处理,已经硬化,而不是当场一次性抹灰。
14、加气块陈化时间短
加气块混凝土应当陈化一段时间,在前28天内收缩不仅数量大,而且发展快。
15、加气块混凝土基层处理
有疏松层,疏松颗粒,若抹灰前未清理干净,会在砌体和抹灰层间形成隔离层,因粘接力下降而出现空鼓。
加气块强度较低,砌体承受砂浆收缩的能力往往不足,导致空鼓。
不同厂家的加气块混凝土混用,(容重不一致,强度不一致,出厂时间差别太大)收缩不一致,产生变形差,导致砂浆空鼓开裂。
16.加水收面
收面过程中,操作不当,操作面积过大,砂浆初凝后,又加水收面,破坏了原有的结构强度,导致面层软化,后期导致掉砂,起粉。
17.脱落层鉴定
切掉脱落的砂浆层,观察界面砂浆是否脱落,如果界面砂浆脱落,或者没有界面砂浆,可以定义为界面砂浆质量差,或者没有甩浆,部分没有甩浆。
18.砂浆罐留存量太小
干粉砂浆罐,剩余到锥体的部分,容易导致砂浆粉体超标,导致发粘,收缩开裂。建议关注砂浆罐内砂浆存量,一般不少于5T。